|
夏季气温炎热,空气闷热潮湿。高温的环境让人变懒,运动量减少了,流汗却增多了。这种天气,脱水的风险升高。而 正常人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时,单位时间内血流量增多、血流速度加快,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便相应增多,心脏的负担加重。心血管疾病高发,这时更需要注意保护心脏。
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吃瘦肉、鱼类、黑木耳、豆制品等。少食油腻高脂肪食物,保持饮食均衡健康。

运动适量。对于大众来说”运动虽好,不要贪量“。不运动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失调,引起肌无力,进而造成心脏功能减退。但是也要强度适当,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多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在阳光最为强烈的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期间或者天气潮湿闷热时,最好避免户外活动。
注意饮水。脱水会让心脏工作起来更费力,因此夏季应持续补水, 正常人每日饮水量要控制在2000-2500毫升左右,除饮用水之外,多喝凉开水或淡盐水,有条件可常喝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要注意多饮常温水,少喝冰白开。也不要短时间大量喝水,否则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梗。

心情舒畅。炎炎夏日,保持一个良好稳定的心情很重要。所谓‘’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心理平衡,稳定情绪,才能生理平衡,血流通畅,远离心梗的威胁。
环境通畅。不管是衣着环境还是外在环境,透气不闷热,通风不闭塞尤为重要。穿衣选择上应注意浅色、单层、吸水和宽松原则,优先选择吸汗效果好的棉质衣服。应注意所待环境门窗通畅,利用空调、电扇维持一个适宜的室温。
来源:烟台市中医医院、新浪健康、生命时报、杨西维
图源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