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吸笑气"瘫痪,坐轮椅回国! 被强奸圈养...英国政府官宣: 禁 ...

0
回复
79
查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5

主题

7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3-4-16 09: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作者:英伦圈 ID:UKZONE
原出处: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25岁"吸笑气"瘫痪,坐轮椅回国! 被强奸圈养...英国政府官宣: 禁卖! 严打!
据天空新闻、BBC等英媒消息,住建大臣迈克尔·戈夫英国时间今天早上在Sophy Ridge on Sunday 官宣英国政府计划禁止并严厉打击一氧化二氮的售卖。




(东伦敦街头的笑气罐,图:天空新闻)

迈克尔·戈夫说,伦敦的很多地方,街头或公园都会看到满地小银罐,人们破坏公共场所的安全在这里吸毒,对心理和神经系统造成极坏的影响,还会导致全国的反社会行为增加。

一氧化二氮或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又叫“笑气”,无色有甜味气体,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N2O,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该气体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現用在外科手術、食品加工助剂、电子科技工业等行业。在食品行业可以打发奶油并作为烹饪喷雾的气溶胶喷剂;在工业领域可用于汽车发动机助燃剂、航天火箭推进器等等。(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笑气对大脑神经细胞有麻醉作用,吸入体内会让人有兴奋放松的感觉;是英国16-24岁人群中仅次于大麻的“流行药物”,天空新闻调查显示,在派对、酒吧中特别常见,吸食笑气后住院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由于所谓“上头快、不上瘾、没伤害”的致幻作用,吸食笑气逐渐成为一些人的习气,并从国外蔓延到中国。
之前,圈哥就在微博热搜上看过一条新闻:#男子留学归国拉父母卖笑气一家获刑#



(图:新浪微博)

该新闻在新浪微博上阅读量高达1.2亿,新闻视频也有近900万播放量!



(图:新浪微博)

(图:新浪微博)
北京男子许某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接触到笑气;回国之后,因为迟迟没有找到工作,便拉着自己的父母一起售卖笑气。直到警察找上门,许某一家已经售卖480余箱笑气,获利26万元!
被捕时,许某仍然不断向警方辩解:“这只是精神麻醉类药品”“您可别把这个和毒品沾上了”...


但不论他如何解释,笑气是毒品,都是不争的事实。
新浪微博里的网友们也是各抒己见:

▼“孝死,这也太刑了!”:







(以下图片均来自新浪微博)

▼“一家人也要整整齐齐”:






▼“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更有网友质疑整个留学生群体:



(以上图片均来自新浪微博)

牛津治疗中心(Oxford Treatment Center)网站表示,笑气成瘾会导致:
·眼睛、鼻子和/或喉咙刺激,喘息咳嗽加重
·癫痫发作或严重的呼吸抑制(可能致命)

·胸部窒息或紧绷

·头痛、头晕或头晕

·气短(呼吸困难)

·手指、脚趾或嘴唇发青

·心率加快、血压变化以及潜在的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精神病(幻觉和/或妄想)



(图片及资料来源:oxford treatment)

据维基百科介绍,大多数成瘾者是在“没有混合氧气的情况下吸入高浓度的笑气的”,这会导致缺氧或者氧气摄入不足。

轻者血液中的氧含量相应减少,可能导致脑损伤重者会因缺氧而窒息,体内高浓度的笑气也会让人失去知觉甚至停止呼吸,最终导致意识模糊甚至死亡!

由于吸食的笑气温度极低,有可能导致吸食者面部、口腔、喉咙和手部冻伤。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其麻醉作用,吸食者失去了痛觉,损伤会变得更严重;并且由于最初并没有感觉到皮肤已经被冻伤,可能还会在无意间对皮肤造成深层伤害。
此外,使用任何压缩气体都可能很危险。虽然笑气不易燃,但如果装笑气的容器不当或不慎跌落、撞倒或刺穿,里面的压缩气体可能会爆炸并造成严重伤害。



(图:lonestarin fusion)

圈哥在网上看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些年轻人将笑气作为“随身携带的潮流物品”,他们出现在酒吧、夜店甚至校园的角落,吸食者的年龄也从成年人下降到学生。



(图:搜狐新闻)

央视新闻也曾报道过许多类似的消息。


早在2017年,一篇公开信就曾轰动全国,当时25岁的韩某某,在西雅图留学时沾染笑气,从此成箱购入和吸食。

多年内从未碰过烟酒的她原本认为自己是个极有克制力的人,但最终却因一个个气球和小钢瓶而导致双腿无力瘫痪,坐着轮椅出现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图:搜狐新闻)

韩梦溪在公开信中的字字句句,都是敲给我们的警钟:

聚会上的人说,这比抽烟喝酒伤害小,尝试一下”

“半年来,不但是体重激增50斤,患上高血压等疾病,更是因为成箱购买笑气花费掉几十万的积蓄”

“不是没想过戒了,但是身体里的瘾无法控制;反反复复经常忘乎所以,不知道是什么状态,也不知道自己吸了多少”。

“像个爬行动物一样毫无尊严...满身大便和小便”。



(图:搜狐新闻)

搜狐新闻调查显示,在这篇公开信发表之后,笑气的销量仿佛并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吸食笑气导致的悲剧仍然频繁发生。



(图:央视新闻)

几年前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各大微信群里,流传着这么一张图片:




(图:搜狐新闻)

照片中满目疮痍,文字描述里的“废了”、“下肢瘫痪”、“有死人的危险”更是触目惊心。

网络上将一些吸食笑气的人称为“气奴”,指一些“因吸食上瘾而为此付出了学业、金钱、健康甚至人生”的人。

搜狐新闻报道,据传【一些夜店会专门养“气奴”供给消费的客人,并暗示他们:只要肯给“打气”,就能带走睡。



(图:rotherham.gov.uk)

曾经有位女孩就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起初,身为学生的她只不过是蹦蹦迪,看到酒水换成了气球尝试了下,但在过量的吸食后因意识错乱而被人强暴了。





(图:搜狐新闻)

对笑气上瘾后,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得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换取一箱箱的笑气吸食。她一边恶心自己的现状,可一边又控制不住毒瘾,最终染上了尖锐湿疣。



(图:搜狐新闻)

她最后留给大家的话是:一辈子别碰气球,别成为像她一样的“气奴”!!
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内,针对“笑气犯罪”的打击主要是以非法经营罪为主,但这项罪名无法限制“有证企业”向个人销售“笑气”,没办法从根源上进行管制,并且权力机构(公安机关等)对于个人购买或者吸食“笑气”的行为进行处罚时,没有有力的依据。
“笑气”虽不在法律规定的毒品之列,但我国相关部门已在2015年将其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其经营需要取得相应的许可证,否则涉嫌非法经营。



(图:亚马逊)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实施非法经营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获知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而对于人在异乡的留学生们来说,自己孤身在外,承担着家庭的希望与期待,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保持警惕!



(图:维基百科)

一位留学生爆料说,他所在的一个微信群中,经常有人发布关于笑气的内容,比如“有人打气吗”“飞行员”“ /   ” 等等。

假如你在周围看到这样的人:



(图:搜狐新闻)

赶快远离!删除!拉黑!不要犹豫!

也有留学生小伙伴会在地上看到这样的气瓶:









(图:维基百科)

远离!远离!远离!无论是男生和女生都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图: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笑气不好笑,乐极必生悲!


如果有人和你说“笑气不是毒品,吸一口能够排忧解难”;请一定要坚决拒绝,在国内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如果你是在酒吧夜店等地不幸接触,及时和父母家人、老师学校反映情况,尽快去专业的医疗机构治疗戒断!



(图:BBC)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向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拉着父母卖笑气”的许某一家三口涉嫌非法经营,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至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不等的刑期,以及六万元至十万元不等的罚金。



(图:新浪微博)

圈哥想说,身边大部分的留学生还是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大家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不能因为个别人违法犯罪就对留学生群体一概而论。

留学生们远在国外,家长们也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资金动向。

最后圈哥再次提醒: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违禁品!生命只有一次,莫享一时之欢,负一生之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