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仍在斯坦福大学就读的杨致远与费罗为了完成论文,迷上了互联网,整天泡在网上寻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集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站点并加入到书签,例如科研项目、网球比赛等等,以便查找。可是随着这些收集到的站点越来越多,他们感到查找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把这些书签按类别进行整理,每个目录都容不下时,再细分成子目录,这种核心方式至今仍是雅虎的传统。
编制成软件,并放到网络上让其他冲浪的人享用,不久,他们的网站招来了许多用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欢迎。人们纷纷反馈信息,还附上建设性意见,使内容更加完善。到1994年冬,两人忙得连吃饭、睡觉都成了奢侈,学业也扔在了一边。
当时这个软件的名字是:《Jerrys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杰瑞全球咨讯网指南)。当时,雅虎纯粹是手工制品,搜索准确,更加实用。实际上到1994年年底,雅虎已成为搜索引擎的领导者。95年的一个夜晚,杨致远和费罗翻着韦氏词典,为他们的“产品”编造名字。